七彩心桥担使命 两徽同耀践初心
把党的建设成效落实到初心和使命上,政治建设和业务建设深度融合起来,守初心担使命才能落到实处。我院坚持“党建引领促发展、凝心聚力创辉煌”工作思路,进一步激发检察工作内生动力,围绕服务大局,认真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使命。结合七星检察工作特色着力打造“七彩心桥 齐心耀检”党建品牌,为检察工作聚心铸魂、强基蓄力,努力谱写出新时代检察工作新篇章。
七彩心桥 齐心耀检
1.党旗引领文化聚心——塑心之桥
2.忠实履职 公正司法——正义之桥
3.关爱未来共筑蓝天——守护之桥
4.以案释法普法先行——普法之桥
5.司法救助为民解忧——救济之桥
6.智慧检务五星服务——服务之桥
7.爱心帮扶志愿先行——关爱之桥
党旗引领 文化聚心
——塑心之桥——
赤色象征初心和热情。我院依托“两学一做”常态化教育机制,严格规范“三会一课”制度,创新初心教育实践,补足精神之“钙”、筑牢担当之“魂”,引导党员干部听党话、跟党走,使每一名党员干警牢记初心使命,永葆赤子丹心,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
“不忘初心使命 严格公正执法”主题教育培训班
“两学一做”教育活动主题党课
参观南湖革命纪念馆
参观一大会址
党建知识抢答赛
党员活动日-参观新圩阻击战陈列馆
到孟良崮战役纪念碑参观学习
检察官宪法宣誓
灵田起义纪念亭前重温入党誓词
”””
“品读经典、致敬青春”主题读书分享会活动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在酒海井烈士纪念碑前宣誓
专题党课
忠实履职 公正司法
——正义之桥——
蓝色象征身着检察蓝色制服的检察官。我院围绕新时代四大检察职能,做“优”刑事检察,做“强”民事检察,做“实”行政检察,做“好”公益诉讼检察。紧紧抓住扫黑除恶、服务三大攻坚战、公益诉讼、捕诉一体等重点工作,全面提升办案质量,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和幸福感。
●2015年1月至2019年10,院审结审查逮捕案件2093件2957人,其中批准逮捕1708件2220人,不批准逮捕385件737人;审结审查起诉案件1760件2286人,其中起诉1687件2154人,不起诉73件132人。
●审结民事判决、裁定、调解书监督案件43件(含提请抗诉),审结民事行政审判程序中的违法行为监督案件6件(提出检察建议并被采纳),审结民事行政执行活动监督案件2件;办结公益诉讼案件11件。
●1名检察官入选全国检察机关人才库,2人入选广西检察机关人才库,11人次 被评为市级以上办案(业务)能手(标兵)。
到桂林华侨旅游经济区进行法律宣传
开展公益诉讼生态保护工作
落实认罪认罚制度
扫黑除恶专题法制教育进校园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辖区单位集体约谈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宣传进单位
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部署会议
下基层案件巡访调查
关爱未来 共筑蓝天
——守护之桥——
《释名·释采帛》有言,“青,生也,象物生时色也”,正如充满生机与希望的未成年人一样。我院检察官们坚持“以心呵护用爱导航”,深耕细作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采取多元化预防教育、帮教手段和措施,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寓教于审,注重案后回访帮教,履行“捕、诉、监、防”一体化职能。投资500多万元建成了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基地,将检察工作与青少年普法维权工作结合在一起,积极探索维护青少年权益工作模式,努力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撑起了一片法治蓝天。
对涉罪未成年人小赵做出相对不起诉处理
检察官带着油、米前往小赵家中进行回访
“防治校园欺凌,护航未成年人成长”检察开放日活动
检察官为参加检察开放日活动的同学们上法制宣教课
检察官为参加检察开放日活动的同学们上法制宣教课
到中心校陪留守儿童过六一儿童节
陪留守儿童参观孝道感恩教育长廊
七星区检察院编制的青少年自护手册
为受害女童进行心理疏导
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法律宣讲
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教育课
向石油小学赠送法律书籍
向在校未成年学生赠送青少年自护手册
在职教中心召开未成年人法制教育宣讲启动仪式
与职教中心签署未成年人法制教育宣讲协议
樟木小学“相约中国梦”活动
赵华副检察长受聘法制副校长
以案释法 普法先行
——普法之桥——
橙色有积极、温暖之意。在司法办案的过程中,通过法治宣传传播法治能量、传递司法信心、传达检察声音,是我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重要举措。检察官们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伍,精心挑选有针对性、有时效性、有普遍教育意义的典型案件和群众普遍关心社会热点问题,主动到机关、乡村、社区、学校、企业和单位开展“法律六进”综合治理普法宣传工作,增强了群众的法律修养,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获得了群众的赞誉,为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加快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现代化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贡献了检察力量。

开展以案释法“六进”活动
带领石油小学师生进行宪法宣誓
到街头开展宪法宣传
街头禁毒宣传
检察官到樟木小学开展法纪安全教育
检察官给学校老师做普法讲座
唐善智检察长进社区宣传
进社区普法宣传
司法救助 为民解忧
——救济之桥——
黄色象征着活力与希望。司法救济是贯彻司法为民、维护司法公信力的重要制度,更是“一头牵着百姓疾苦,一头系着司法关爱”的暖心工程。在开展检察环节司法救助工作中,我院积极探索建立重大困难检察机关跨级别联合救助和多元司法救助模式,强化与财政、信访、民政等部门的联系,促进司法救助与其他救助有效衔接、经济救助与其他救助方式综合运用,将司法救助与息诉息访相结合,进一步优化救助效果。不断探索“枫桥经验”,办案中围绕大局重点关注因案致贫、因案返贫困难群众以及未成年人被害当事人的精准救助,及时给予司法过程中陷入困境的刑事被害人检察关怀,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2015年来开展检察环节司法救助工作救助25人,发放救济金17.1万元。其中2名救助对象为因案返贫的扶贫监控对象,6名救助对象为未成年及其近亲属。
为刑事被害人发放救助金
邀请七星区人大代表为刑事被害人发放救助金
司法救助案件公开审查
智慧检务 五星服务
——便民之桥——
绿色象征畅通。12309检察服务中心是全国检察机关统一对外的智能化检察为民综合服务网络平台。2018年9月我院“12309检察服务中心”网络平台和接待服务大厅正式投入使用,24小时全天候的12309检务工作热线,与“两微一端”共同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院群联系渠道,最大限度方便群众、服务群众。建成律师工作站和代表委员咨询室,推行律师值班制度,由值班律师参与化解和代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工作,见证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律师作为第三方有针对性的做好释法说理工作、提出处理意见,引导或代理申诉等工作,效果良好。建立代表、委员咨询室,设立“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提出的意见建议”的办理和规范答复,便于检察机关接受外部监督。2000年以来我院连续6次被高检院授予全国检察机关“文明接待室”荣誉称号。
12309检务服务中心
参观视频接待室
检务公开触摸屏
检务信息公开
控申科检察人员耐心接访

文明接待室(高检院)

文明接待室示范窗口(高检院)

邀请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参加检察开放日活动
爱心帮扶 志愿先行
——关爱之桥——
紫色象征安全与宁静。扶危济困、乐善好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相互帮助、患难扶持是社会倡导的时代新风。我院在为困难干警奉献爱心的同时,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精准扶贫的工作要求,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助力脱贫基本工作,努力改善贫困户所在村落的基础设施和卫生医疗技术条件较差的状况,先后为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办理了低保,为该村筹措扶贫资金12.43万元,捐赠物资近2万元。积极参与七星区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与社区共同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伍,为我区的创文复卫工作贡献一份力量。

检察官志愿者为农民工提供法律帮扶.

看望慰问身患白血病的徐启良同志的女儿

慰问患病的退休干部何本权

组织向困难党员徐启良同志捐款

党支部冬日送暖扶贫帮困主题活动
党支部冬日送暖扶贫帮困主题活动
党支部冬日送暖扶贫帮困主题活动

党支部冬日送暖扶贫帮困主题活动
改造后的同仁村卫生室
改造前同仁村卫生室原貌
建好后的同仁村群众戏台
唐善智检察长到扶贫点同仁村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