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这是着眼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出的重大论断和重要任务,为检察文化建设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新时代检察文化建设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深入践行“本在检察工作,要在检察文化,效在新闻宣传”三位一体理念,持之以恒铸文化之魂、强文化之基、兴文化之业,奋力答好新时代检察文化建设“五张卷”,不断开创检察文化繁荣发展新局面。
一、答好新时代检察文化建设“政治忠诚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领导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检察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新时代检察文化建设必须始终做到首先“从政治上看”,毫不动摇坚持党对检察文化工作的绝对领导,自觉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确保检察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检察文化工作既是政治性极强的业务工作,也是业务性极强的政治工作,讲政治是具体的,政治忠诚必须能动体现到检察文化建设始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意见》后,最高检坚持高度的政治自觉、法治自觉、检察自觉,迅即出台了《检察机关贯彻落实〈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意见〉的措施》,把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和各项要求融入日常检察文化工作中,真正推动检察文化工作实起来、亮起来、强起来。加强检察文化工作,必须始终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思想上与党同心,行动上与党同步,不断增强政治领悟力、政治判断力、政治执行力,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高的标准、更高的要求,推动检察文化建设再上新台阶。
二、答好新时代检察文化建设“人民至上卷”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作出的庄严宣示。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有着内涵更丰富和水平更高的需求。2021 年6月,党中央印发《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检察机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顺应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
人民是检察文化建设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检察文化建设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新时代检察文化建设要生动展现检察机关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在能动检察履职中彰显以人民为中心,扎实办好各项检察为民办实事的实践,精彩展示检察官在一个个具体案件、一件件检察实事中以法治力度和温度纾解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精神风采,做到检察文化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需要。
三、答好新时代检察文化建设“守正创新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守正是要传承人类所创造和积累的文化成果,创新是要敢为人先、因时制宜、知难而进、开拓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内涵丰富、博大精深。
检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检察机关文化品牌选树活动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断传承和发展,注意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天人合一”思想,保护生态环境、守护青山绿水,形成了“岚岛检察蓝”等公益诉讼文化品牌。注意传承革命文化,以革命先辈为榜样,铭记红色初心,形成了“抗联血脉·检如磐石”等文化品牌。注意传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拼搏奋斗奉献精神,形成了“沙海老兵精神”“弘扬焦裕禄‘三股劲’工作室”等文化品牌。新时代检察文化建设要坚持继承发展、守正创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学习借鉴优秀法治文明成果,不断发展和繁荣检察文化。
四、答好新时代检察文化建设“融合发展卷”
检察工作是本体、核心、基础,是检察文化自信自强的根基,离开了检察工作,检察文化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时检察文化具有培根铸魂、启智润心作用,服务于检察工作,为检察工作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伴随司法体制改革的铿锵步伐,“四大检察”工作新格局已基本形成,各项法律监督工作稳步推进,检察工作顺应社会历史潮流,气象弥新。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新领域探索卓有成效,未成年人检察工作风生水起,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迅速落实,检察工作可谓是多点开花。
开展新时代检察文化建设,必须紧紧围绕检察业务和检察实践,从检察业务中积淀优秀检察文化,将检察文化深度融入检察业务,全面展示新时代“四大检察”发展成就,不断推动检察工作与检察文化融合发展,实现文化育检、文化兴检、文化强检的良好效果,避免检察业务和检察文化“两张皮”。
五、答好新时代检察文化建设“特色亮点卷”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特色亮点是检察文化无限生命力的根源所在。结合检察特色、地域特色,进行系统梳理和提炼,形成独具检察职业特点的亮点,检察文化才更具影响力和生命力。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检察院积极打造检察文化名片,取周敦颐姑苏讲学地“濂溪坊”之名,创办濂溪沙龙、濂溪法学社、濂溪杂志,创设“濂溪”检察文化品牌,彰显了品牌的检察特色和文化内涵。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检察院从历城地域文化特点出发,精心打造独具特色的“鹊华”文化,将山中蕴含的“山之独立”“石之坚韧”的特性与检察机关公正司法理念相融合,提炼出“尚法、蕴能、慎思、笃行”的八字院训,“崇实求新,科学发展,团结奋进,追求卓越”的历城检察精神。
新时代检察文化建设要根据地域等特点,依托本地历史文化资源,融入地域文化元素,融合时代精神,结合精神文明单位、文明行业创建活动,用好用足检察特色,因地制宜开展文化建设,推动形成有检察职业特点、有社会影响力、有特色亮点的检察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新时代检察文化建设之路尽管前景灿烂,但并非只有一马平川的坦途。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振志气、鼓士气、扬锐气,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奋力答好新时代检察文化建设“五张卷”,不断推进检察文化自信自强,为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动力。
(作者系最高人民检察院新闻办公室文化工作处副处长孔玮;本文刊发于《法治新闻传播》2023年第三辑)